合肥皖智高级中学莲花校区党支部赴绍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原创
合肥热线
2025-04-29
阅读3241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4月25日,合肥皖智高级中学莲花校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赴浙江绍兴开展“追寻红色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4月25日,合肥皖智高级中学莲花校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赴浙江绍兴开展“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文化根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周恩来祖居、鲁迅故里、鲁镇社戏及安昌古镇等红色教育基地与人文景观,党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淬炼党性修养,在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中厚植教育情怀。
瞻仰伟人风彩 赓续红色血脉
周恩来祖居——这座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记录着周恩来总理与绍兴的深厚渊源。步入“百岁堂”,党员们驻足凝视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手稿,聆听讲解员讲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志向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精神。总理塑像前,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希望以总理为镜,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走进文学圣地 汲取精神力量
三味书屋的木格窗棂滤过斑驳光影,支部成员步入鲁迅故里,书桌上“早”字的刻痕依稀可辨,仿佛能听见寿镜吾先生戒尺轻叩桌面的回响。在鲁迅纪念馆中,字句中压抑的基调与扭曲的人物形象,将旧社会的麻木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展柜中陈列的《新青年》杂志原件,翻开至《狂人日记》连载页,泛黄的纸页上“救救孩子”四字如刀刻斧凿,直击人心。
社戏映照初心 体悟育人使命
剧场内,一位少年误入经典之中,一曲《鲁镇社戏》演绎悲欢离合。闰土、阿Q、祥林嫂、孔乙己、狂人等经典人物在旧社会和封建礼教压榨下,经历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人生。骤起的风雪中,祥林嫂身披破袄,在漫天纸钱中蹒跚而行,哀婉的唱腔与狂人的呐喊,一同将剧情推向高潮。剧场落幕时,少年与先生相对而立,昏暗的舞台中光芒乍现,形成了文学与现实交汇的奇妙景象。党员教师在泪光中读懂:教育者的使命,正是要为时代青年点亮永不熄灭的启蒙火种。
泛舟安昌烟雨 滋养教育情怀
暮春烟雨漫笼安昌,青石巷陌流转着千年水光。党员教师们三两落座乌篷船,竹篙点破镜面般的河道,惊起几尾银鳞游散倏忽。两岸连廊下,赏景的游人与闲谈的居民自成画中人,市声与橹音在波光间交织成韵。檐下酱缸里发酵的黄豆正酝酿陈香,廊柱间悬垂的腊肠鱼鲞随风轻晃,将水墨氤氲的古镇,浸染成半卷斑驳的岁月沉香。“教育既要守护文化根脉,更需勇立时代潮头。”当夕阳为鉴湖披上鎏金纱衣,党员们带走的不仅是绍兴黄酒的醇厚,更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沉思考,这支擎着火炬的队伍深知,当教育者的足迹与民族脊梁同频共振,三尺讲台自能绽放出照亮时代的璀璨光芒。
文脉滋养初心 清波映照征程
周恩来祖居青砖上的雨痕、鲁迅手稿中圈改的墨迹、安昌古镇里泛起的粼粼波光,百年时光在此凝固成文化的琥珀。这场红色主题活动不是简单的时空穿越,而是一次精神的淬火重生。安昌古镇的乌篷船在记忆中轻轻摇晃,船舷推开的水纹恰似教育者当有的姿态——既需顺应时代浪潮,更要守护文化根脉。合肥皖智高级中学莲花校区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周公风骨融入师德建设,以鲁迅精神滋养教育灵魂,让江南文脉浸润立德树人实践,继续以信仰为帆、以文化为桨,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教育者的“孺子牛”精神,让党旗在皖智教书育人的沃土上高高飘扬!